如何用分表存储来提高性能 推荐
技术  /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102
首先,童家旺介绍了他认为的什么是优化:第一、做任何事情最快的方法就是什么也不做。
▲支付宝资深数据库架构师童家旺
第二、不访问不必要的数据:使用B*Tree/hash等方法定位必要的数据。使用column Store或分表的方式将数据分开存储。使用Bloom filter算法排除空值查询。
第三、合理的利用硬件来提升访问效率:使用缓存消除对数据的重复访问。使用批量处理来减少磁盘的Seek操作。使用批量处理来减少网络的Round Trip。使用SSD来提升磁盘访问效率。
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之间的关系
1、性能。衡量完成特定任务的速度或效率。
2、响应时间。衡量系统与用户交互式多久能够发出响应。
3、吞吐量。衡量系统在单位时间里可以完成的任务量。
▲反应时间
▲传统磁盘的访问特性
B*Tree优化数据访问介绍
▲B*Tree优化数据访问
B*Tree优化数据访问模拟场景
▲B*Tree优化数据访问模拟场景
童家旺通过阿里巴巴的真实应用场景介绍了如何用分表存储来提高性能。
一、场景介绍:
1、表VeryBigTable含有30个列
2、表的记录数为50,000,000条
3、平均每个用户为300条左右
4、其中有2个列属于详细描述字段,平均长度为2k
5、其它的列的总长度平均为250个字节
6、此表上的查询有两种模式
7、列出表中的主要信息(每次20条,不包含详细信息,90%的查询)
8、查看记录的详细信息(10%的查询)
9、保存与Oracle数据库,默认block_size(8k)
二、要求:
1、对此业务进行优化
2、分析数据,说服开发部门实施此优化
三、性能分析
1、每块记录数
8192 * 0.80(1) / 250 = 25.5 (主表)
8192 * 0.80 / 2000 = 3.27(详情表)
8192 * 0.80 / ( 2000 + 250 ) = 2.91
2、访问的逻辑IO(内存块访问)
List的查询代价
改进后=( 300/25.5 ) * y + 4 + x = 4 + x + 11.8y = 4(2) + 7(3) + 11.8 * 1.5(4) = 28.7
改进前=( 300/2.91 ) * y + 4 + x = 4 + x + 103.y = 4 + 7 + 103 * 1.5 = 165.5
3、访问涉及到的物理读(磁盘块访问)
List的查询代价(逻辑IO * ( 1 C 命中率 ))
改进后=28.7 * ( 1 C 0.85(5)) = 4.305
改进前=165.5 * ( 1 C 0.85 ) = 24.825
4、访问时间(ms)
改进前=逻辑IO时间+物理IO时间= 28.7 * 0.01(6) + 4.305 * 7(7) = 30.422ms
改进后=逻辑IO时间+物理IO时间= 165.5 * 0.01 + 24.825 * 7 = 175.43ms
122 在
学历:一种延缓就业设计,生活需求下的权衡之选中评论 工作几年后,报名考研了,到现在还没认真学习备考,迷茫中。作为一名北漂互联网打工人..123 在
Clash for Windows作者删库跑路了,github已404中评论 按理说只要你在国内,所有的流量进出都在监控范围内,不管你怎么隐藏也没用,想搞你分..原梓番博客 在
在Laravel框架中使用模型Model分表最简单的方法中评论 好久好久都没看友情链接申请了,今天刚看,已经添加。..博主 在
佛跳墙vpn软件不会用?上不了网?佛跳墙vpn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中评论 @1111老铁这个不行了,可以看看近期评论的其他文章..1111 在
佛跳墙vpn软件不会用?上不了网?佛跳墙vpn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中评论 网站不能打开,博主百忙中能否发个APP下载链接,佛跳墙或极光..
Copyright·© 2019 侯体宗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7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