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读取redis数据的null判断示例代码
Redis  /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462
前言
为什么要用lua脚本操作redis数据库?
1.减少开销C减少向redis服务器的请求次数
2.原子操作Credis将lua脚本作为一个原子执行
3.可复用C其他客户端可以使用已经执行过的lua脚本
4.增加redis灵活性Clua脚本可以帮助redis做更多的事情
lua脚本本身体积小,启动速度快.
因此,从redis 2.6.0开始,redis在服务器端内置lua解释器,下面话不多说了,来开始本文的正文:
最近在配合移动端调试的时候,被抓去debug一个在清除redis缓存之后才会出现的网关错误。于是打开服务器上的log定位到类似错误:
[error] 7#7: *12030 lua entry thread aborted: runtime error: /data/share/apps/lua/access_check.lua:133: bad argument #1 to 'decode' (string expected, got userdata)
该段代码的主要作用是在openresty中lua读取redis中数据并解码为json:
local access_token = redis_client:read_by_key(token_key) if access_token == nil then -- do something... return false end local obj_token = cjson.decode(access_token) -- do something
通过查询资料得知原因:lua读取redis数据返回结果为空时,返回的结果不是nil而是userdata类型的ngx.null。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因为nil在lua中有特殊的意义,如果一个变量被设置为nil相当于告知该变量未定义(不存在)一样,如果把redis查询的结果为空设置为nil,而该查询的key对应在redis中又是存在的,就无法把查询为空和未定义区分开来了,这样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必须使用一个userdata类型的值来表示这个查询记录为空,但是又不等同于未定义变量(ngx.null)。
因此,代码做如下修改即可:
local access_token = redis_client:read_by_key(token_key) if access_token == ngx.null or access_token == nil then -- do something... return false end local obj_token = cjson.decode(access_token) -- do something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AIDI的支持。
122 在
学历:一种延缓就业设计,生活需求下的权衡之选中评论 工作几年后,报名考研了,到现在还没认真学习备考,迷茫中。作为一名北漂互联网打工人..123 在
Clash for Windows作者删库跑路了,github已404中评论 按理说只要你在国内,所有的流量进出都在监控范围内,不管你怎么隐藏也没用,想搞你分..原梓番博客 在
在Laravel框架中使用模型Model分表最简单的方法中评论 好久好久都没看友情链接申请了,今天刚看,已经添加。..博主 在
佛跳墙vpn软件不会用?上不了网?佛跳墙vpn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中评论 @1111老铁这个不行了,可以看看近期评论的其他文章..1111 在
佛跳墙vpn软件不会用?上不了网?佛跳墙vpn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中评论 网站不能打开,博主百忙中能否发个APP下载链接,佛跳墙或极光..
Copyright·© 2019 侯体宗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76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