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体宗的博客
  • 首页
  • Hyperf版
  • beego仿版
  • 人生(杂谈)
  • 技术
  • 关于我
  • 更多分类
    • 文件下载
    • 文字修仙
    • 中国象棋ai
    • 群聊
    • 九宫格抽奖
    • 拼图
    • 消消乐
    • 相册

详解Python装饰器由浅入深

Python  /  管理员 发布于 7年前   129

装饰器的功能在很多语言中都有,名字也不尽相同,其实它体现的是一种设计模式,强调的是开放封闭原则,更多的用于后期功能升级而不是编写新的代码。装饰器不光能装饰函数,也能装饰其他的对象,比如类,但通常,我们以装饰函数为例子介绍其用法。要理解在Python中装饰器的原理,需要一步一步来。本文尽量描述得浅显易懂,从最基础的内容讲起。

(注:以下使用Python3.5.1环境)

一、Python的函数相关基础

第一,必须强调的是python是从上往下顺序执行的,而且碰到函数的定义代码块是不会立即执行它的,只有等到该函数被调用时,才会执行其内部的代码块。

def foo():print("foo函数被运行了!") 如果就这么样,foo里的语句是不会被执行的。程序只是简单的将定义代码块读入内存中。

再看看,顺序执行的例子:

def foo(): print("我是上面的函数定义!")def foo(): print("我是下面的函数定义!")foo()运行结果:我是下面的函数定义

可见,因为顺序执行的原因,下面的foo将上面的foo覆盖了。因此,在Python中代码的放置位置是有要求的,不能随意摆放,函数体要放在被调用的语句之前。

 其次,我们还要先搞清楚几样东西:函数名、函数体、返回值,函数的内存地址、函数名加括号、函数名被当作参数、函数名加括号被当作参数、返回函数名、返回函数名加括号。对于如下的函数:

 def foo(): print("让我们干点啥!") return "ok" foo()  

     函数名:        foo

  函数体:        第1-3行

  返回值:        字符串“ok”    如果不显式给出return的对象,那么默认返回None

  函数的内存地址:    当函数体被读进内存后的保存位置,它由标识符即函数名foo引用,
                                                   也就是说foo指向的是函数体在内存内的保存位置。

  函数名加括号:       例如foo(),函数的调用方法,只有见到这个括号,程序会根据
                                                   函数名从内存中找到函数体,然后执行它

再看下面这个例子:

def outer(func): def inner(): print("我是内层函数!") return innerdef foo(): print("我是原始函数!") outer(foo)outer(foo())

在python中,一切都是对象,函数也不例外。因此可以将函数名,甚至函数名加括号进行调用的方式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返回值。上面代码中,outer和foo是两个函数,outer(foo)表示将foo函数的函数名当做参数传递给outer函数并执行outer函数;outer(foo())表示将foo函数执行后的返回值当做参数传递给outer函数并执行outer函数,由于foo函数没有指定返回值,实际上它传递给了outer函数一个None。注意其中的差别,有没有括号是关键!

 同样,在outer函数内部,返回了一个inner,它是在outer函数内部定义的一个函数,注意,由于inner后面没有加括号,所以返回的是inner的函数体,实际上也就是inner这个名字,一个简单的引用而已。那么,如果outer函数返回的是inner()呢?现在你应该已经很清楚了,它会先执行inner函数的内容,然后返回个None给outer,outer再把这个None返回给调用它的对象。

 请记住,函数名、函数加括号可以被当做参数传递,也可以被当做返回值return,有没有括号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

二、装饰器的使用场景

    装饰器通常用于在不改变原有函数代码和功能的情况下,为其添加额外的功能。比如在原函数执行前先执行点什么,在执行后执行点什么。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装饰器的使用场景和体现的设计模式。(抱歉的是我设计不出更好的场景,只能引用武大神的案例加以演绎)

 有一个大公司,下属的基础平台部负责内部应用程序及API的开发,有上百个业务部门负责不同的业务,他们各自调用基础平台部提供的不同函数处理自己的业务,情况如下: 

# 基础平台部门开发了上百个函数def f1():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def f2():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def f3():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def f100():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 #各部门分别调用f1()f2()f3()f100()

     由于公司在创业初期,基础平台部开发这些函数时,由于各种原因,比如时间,比如考虑不周等等,没有为函数调用进行安全认证。现在,平台部主管决定弥补这个缺陷,于是:

  第一回,主管叫来了一个运维工程师,工程师跑上跑下逐个部门进行通知,让他们在代码里加上认证功能,然而,当天他被开除了。

 第二回:主管又叫来了一个运维工程师,工程师用shell写了个复杂的脚本,勉强实现了功能。但他很快就回去接着做运维了,不会开发的运维不是好运维....

 第三回:主管叫来了一个python自动化开发工程师,哥们是这么干的:只对基础平台的代码进行重构,让N个业务部门无需做任何修改。这哥们很快也被开了,连运维也没得做。  

def f1():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def f2(): #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def f3(): #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def f100(): #加入认证程序代码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各部门分别调用f1()f2()f3()f100()

 第四回:主管又换了个 工程师,他是这么干的:定义个认证函数,原来其他的函数调用它,代码如下框。但是,主管依然不满意,不过这一次他解释了为什么。主管说:写代码要遵循开放封闭原则,虽然在这个原则主要是针对面向对象开发,但是也适用于函数式编程,简单来说,它规定已经实现的功能代码内部不允许被修改,但外部可以被扩展,即:封闭:已实现的功能代码块;开放:对扩展开放。如果将开放封闭原则应用在上述需求中,那么就不允许在函数 f1 、f2、f3......f100的内部进行代码修改。遗憾的是,工程师没有漂亮的女朋友,所以很快也被开除了。

def login(): print("认证成功!")def f1(): login()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def f2(): login()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def f3(): login()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def f100(): login()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各部门分别调用f1()f2()f3()f100()

    第五回:已经没有时间让主管找别人来干这活了,他决定亲自上阵,并且打算在函数执行后再增加个日志功能。主管是这么想的:不会装饰器的主管不是好码农!要不为啥我能当主管,你只能被管呢?嘿嘿。他的代码如下:

#/usr/bin/env python#coding:utf-8def outer(func): def inner():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outerdef f1():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outerdef f2(): print("业务部门2数据接口......")@outerdef f3(): print("业务部门3数据接口......")@outerdef f100(): print("业务部门100数据接口......")#各部门分别调用f1()f2()f3()f100()

对于上述代码,也是仅需对基础平台的代码进行拓展,就可以实现在其他部门调用函数 f1 f2 f3 f100 之前都进行认证操作,在操作结束后保存日志,并且其他业务部门无需他们自己的代码做任何修改,调用方式也不用变。“主管”写完代码后,觉得独乐了不如众乐乐,打算显摆一下,于是写了篇博客将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三、装饰器的内部原理、

 下面我们以f1函数为例进行说明:

 def outer(func): def inner():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outerdef f1():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运用我们在第一部分介绍的知识来分析一下上面这段代码:

  • 程序开始运行,从上往下编译,读到def outer(func):的时候,发现这是个“一等公民”->函数,于是把函数体加载到内存里,然后过。
  • 读到@outer的时候,程序被@这个语法糖吸引住了,知道这是个装饰器,按规矩要立即执行的,于是程序开始运行@后面那个名字outer所定义的函数。(相信没有人会愚蠢的将@outer写到别的位置,它只能放在被装饰的函数的上方最近处,不要空行。)
  • 程序返回到outer函数,开始执行装饰器的语法规则,这部分规则是定死的,是python的“法律”,不要问为什么。规则是:被装饰的函数的名字会被当作参数传递给装饰函数。装饰函数执行它自己内部的代码后,会将它的返回值赋值给被装饰的函数。 

如下图所示: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

  • @outer和@outer()有区别,没有括号时,outer函数依然会被执行,这和传统的用括号才能调用函数不同,需要特别注意!那么有括号呢?那是装饰器的高级用法了,以后会介绍。
  • 是f1这个函数名(而不是f1()这样被调用后)当做参数传递给装饰函数outer,也就是:func = f1,@outer等于outer(f1),实际上传递了f1的函数体,而不是执行f1后的返回值。
  • outer函数return的是inner这个函数名,而不是inner()这样被调用后的返回值。

如果你对第一部分函数的基础知识有清晰的了解,那么上面的内容你应该很容易理解。

 4. 程序开始执行outer函数内部的内容,一开始它又碰到了一个函数,很绕是吧?当然,你可以在 inner函数前后安排点别的代码,但它们不是重点,而且有点小麻烦,下面会解释。inner函数定义块被程序观察到后不会立刻执行,而是读入内存中(这是潜规则)。

 5. 再往下,碰到return inner,返回值是个函数名,并且这个函数名会被赋值给f1这个被装饰的函数,也就是f1 = inner。根据前面的知识,我们知道,此时f1函数被新的函数inner覆盖了(实际上是f1这个函数名更改成指向inner这个函数名指向的函数体内存地址,f1不再指向它原来的函数体的内存地址),再往后调用f1的时候将执行inner函数内的代码,而不是先前的函数体。那么先前的函数体去哪了?还记得我们将f1当做参数传递给func这个形参么?func这个变量保存了老的函数在内存中的地址,通过它就可以执行 老的函数体,你能在inner函数里看到result = func()这句代码,它就是这么干的!

 6.接下来,还没有结束。当业务部门,依然通过f1()的方式调用f1函数时,执行的就不再是老的f1函数的代码,而是inner函数的代码。在本例中,它首先会打印个“认证成功”的提示,很显然你可以换成任意的代码,这只是个示例;然后,它会执行func函数并将返回值赋值个变量result,这个func函数就是老的f1函数;接着,它又打印了“日志保存”的提示,这也只是个示例,可以换成任何你想要的;最后返回result这个变量。我们在业务部门的代码上可以用 r = f1()的方式接受result的值。

 7.以上流程走完后,你应该看出来了,在没有对业务部门的代码和接口调用方式做任何修改的同时,也没有对基础平台部原有的代码做内部修改,仅仅是添加了一个装饰函数,就实现了我们的需求,在函数调用前先认证,调用后写入日志。这就是装饰器的最大作用。

 问题: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搞一个outer函数一个inner函数这么复杂呢?一层函数不行吗?

 答:请注意,@outer这句代码在程序执行到这里的时候就会自动执行outer函数内部的代码,如果不封装一下,在业务部门还未进行调用的时候,就执行了些什么,这和初衷有点不符。当然,如果你对这个有需求也不是不行。请看下面的例子,它只有一层函数。

def outer(func):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outerdef f1(): print("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 业务部门并没有开始执行f1函数执行结果:认证成功!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日志添加成功

看到没?我只是定义好了函数,业务部门还没有调用f1函数呢,程序就把工作全做了。这就是封装一层函数的原因。

四、装饰器的参数传递

 细心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上面的例子中,f1函数没有参数,在实际情况中肯定会需要参数的,那参数怎么传递的呢?

 一个参数的情况:

def outer(func): def inner(username):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username)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outerdef f1(name):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调用方法f1("jack")

在inner函数的定义部分也加上一个参数,调用func函数的时候传递这个参数,很好理解吧?可问题又来了,那么另外一个部门调用的f2有2个参数呢?f3有3个参数呢?你怎么传递?

很简单,我们有*args和**kwargs嘛!号称“万能参数”!简单修改一下上面的代码:

def outer(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args,**kwargs)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outerdef f1(name,age): 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调用方法f1("jack",18)

五、更进一步的思考

 一个函数可以被多个函数装饰吗?可以的!看下面的例子!  

def outer1(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认证成功!") result = func(*args,**kwargs)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def outer2(func): def inner(*args,**kwargs): print("一条欢迎信息。。。") result = func(*args,**kwargs) print("一条欢送信息。。。") return result return inner @outer1@outer2def f1(name,age): 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调用方法f1("jack",18) 执行结果:认证成功!一条欢迎信息。。。jack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一条欢送信息。。。日志添加成功

更进一步的,装饰器自己可以有参数吗?可以的!看下面的例子:

# 认证函数def auth(request,kargs): print("认证成功!")# 日志函数def log(request,kargs): print("日志添加成功")# 装饰器函数。接收两个参数,这两个参数应该是某个函数的名字。def Filter(auth_func,log_func): # 第一层封装,f1函数实际上被传递给了main_fuc这个参数 def outer(main_func): # 第二层封装,auth和log函数的参数值被传递到了这里 def wrapper(request,kargs): # 下面代码的判断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参数的引用和返回值 before_result = auth(request,kargs) if(before_result != None): return before_result; main_result = main_func(request,kargs) if(main_result != None): return main_result; after_result = log(request,kargs) if(after_result != None): return after_result; return wrapper return outer# 注意了,这里的装饰器函数有参数哦,它的意思是先执行filter函数# 然后将filter函数的返回值作为装饰器函数的名字返回到这里,所以,# 其实这里,Filter(auth,log) = outer , @Filter(auth,log) = @outer@Filter(auth,log)def f1(name,age): print("%s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name)# 调用方法f1("jack",18)运行结果:认证成功!jack 正在连接业务部门1数据接口......日志添加成功

又绕晕了?其实你可以这么理解,先执行Filter函数,获得它的返回值outer,再执行@outer装饰器语法。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多多支持!


  • 上一条:
    详解常用查找数据结构及算法(Python实现)
    下一条:
    python利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字符串
  • 昵称:

    邮箱:

    0条评论 (评论内容有缓存机制,请悉知!)
    最新最热
    • 分类目录
    • 人生(杂谈)
    • 技术
    • linux
    • Java
    • php
    • 框架(架构)
    • 前端
    • ThinkPHP
    • 数据库
    • 微信(小程序)
    • Laravel
    • Redis
    • Docker
    • Go
    • swoole
    • Windows
    • Python
    • 苹果(mac/ios)
    • 相关文章
    • 在python语言中Flask框架的学习及简单功能示例(0个评论)
    • 在Python语言中实现GUI全屏倒计时代码示例(0个评论)
    • Python + zipfile库实现zip文件解压自动化脚本示例(0个评论)
    • python爬虫BeautifulSoup快速抓取网站图片(1个评论)
    • vscode 配置 python3开发环境的方法(0个评论)
    • 近期文章
    • 在go语言中使用api.geonames.org接口实现根据国际邮政编码获取地址信息功能(1个评论)
    • 在go语言中使用github.com/signintech/gopdf实现生成pdf分页文件功能(0个评论)
    • gmail发邮件报错:534 5.7.9 Application-specific password required...解决方案(0个评论)
    • 欧盟关于强迫劳动的规定的官方举报渠道及官方举报网站(0个评论)
    • 在go语言中使用github.com/signintech/gopdf实现生成pdf文件功能(0个评论)
    • Laravel从Accel获得5700万美元A轮融资(0个评论)
    • 在go + gin中gorm实现指定搜索/区间搜索分页列表功能接口实例(0个评论)
    • 在go语言中实现IP/CIDR的ip和netmask互转及IP段形式互转及ip是否存在IP/CIDR(0个评论)
    • PHP 8.4 Alpha 1现已发布!(0个评论)
    • Laravel 11.15版本发布 - Eloquent Builder中添加的泛型(0个评论)
    • 近期评论
    • 122 在

      学历:一种延缓就业设计,生活需求下的权衡之选中评论 工作几年后,报名考研了,到现在还没认真学习备考,迷茫中。作为一名北漂互联网打工人..
    • 123 在

      Clash for Windows作者删库跑路了,github已404中评论 按理说只要你在国内,所有的流量进出都在监控范围内,不管你怎么隐藏也没用,想搞你分..
    • 原梓番博客 在

      在Laravel框架中使用模型Model分表最简单的方法中评论 好久好久都没看友情链接申请了,今天刚看,已经添加。..
    • 博主 在

      佛跳墙vpn软件不会用?上不了网?佛跳墙vpn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中评论 @1111老铁这个不行了,可以看看近期评论的其他文章..
    • 1111 在

      佛跳墙vpn软件不会用?上不了网?佛跳墙vpn常见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中评论 网站不能打开,博主百忙中能否发个APP下载链接,佛跳墙或极光..
    • 2016-10
    • 2016-11
    • 2018-04
    • 2020-03
    • 2020-04
    • 2020-05
    • 2020-06
    • 2022-01
    • 2023-07
    • 2023-10
    Top

    Copyright·© 2019 侯体宗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7696号 PHP交流群

    侯体宗的博客